故事集
你越来越沉默的原因是什么?
家里靠卖鸡蛋饼为生,孩子不能接受,觉得大家都看不起他,家长该怎么办?
朋友的小狗丢了,跟我讲怎么找回来的,听完竟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街头发廊 100 倍暴利灰产:448 元烫染成本仅 5 元,9 元洗发水可洗 100 人
你要学会自私。
一个快三十岁的年轻人创业失败又翻身的经验
郑渊洁:如何毁掉你的孩子?
90 后二本学生们,梦碎大城市
所有人都觉得荒诞,但没人敢打破,只是配合表演
18 年高级工程师的漫漫移民路
读书永远学不到的能力是什么?
到底啥才是命?
无所事事的乡镇年轻人
32 岁离开上海,他回到乡下养甲鱼
芯片荒之下的华强北,翻新货 “拯救” 了一个行业?
就算把游戏全禁了,考不上的依旧考不上
为啥富人明星喜欢供养活佛上师
帝都程序员, 26 岁,目前净资产大概在 400 万。聊聊我是如何做的。
资本到底是个啥?
讨好型人格如何改变?
每次当我看到有人深陷一些消极的成瘾事物时
童年缺爱,长大缺钙
普通人也许能借势赚点小钱,但很难成为大佬
为什么社会一定要毒打年轻人?
没有孩子的千万富翁,晚年陷入保命危局
一个老实人劳而无功的半生
39 岁时踩过的 44 个人生大坑
生活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
过了 35 岁,打工时的同龄人都去哪里了?
一个医专生的进城之路
普通人的孩子,要先努力成为普通人
被一次面试场外偷听改变的命运
30 岁的我们,上海留不下,老家回不去
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学会完整的去爱一个人
一个中英家庭的婆媳关系
10 年来,一个愤青 + 悲观主义青年的转变
本文档发布于https://mrdoc.fun
-
+
首页
讨好型人格如何改变?
![](https://tvax4.sinaimg.cn/mw690/001W3agjly1guwknhilabj60hs0hs75m02.jpg) 作者 / 许标 - 心理咨询师 我其实不喜欢用 “讨好型人格” 这个词。考虑大家的使用习惯,本文还是沿用这个词语。 “讨好” 有些偏贬义,容易联想到卑微、卑躬屈膝,通常认为是一种不好的姿态。人格用 “好坏” 标准来衡量并不合适,没有所谓 “好人格”“坏人格”。 **人格是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对后天环境的适应而发展** —— 适应只是适应,不能说好适应,或者说坏适应。 不能说鲨鱼进化出锋利的牙齿是好适应,乌龟进化出坚硬的龟壳是坏适应;不能说动物进化出活动能力是好适应,植物通常不能移动是坏适应。 适应不是你想要,想要就能要。 **适应只能根据自身具备的条件,环境提供的,或者说限制的条件,两者相互作用,发展出对环境的适应。** 一个 3 岁孩子面对父母说 “你再不听话,我们就不管你”,他 / 她还没有学习到,人类行为中存在 “谎言”。他 / 她的理解中,如果自己不听话,父母真的会抛弃自己不管。被抛弃的恐惧,让他 / 她选择听从父母。 一个 30 岁的成年人面对父母说 “你再不听话,我们就不管你”,不在乎。一是,即使父母不管,自己也能独立生活,不存在生存危机,不会唤起被抛弃的恐惧;二是,已经掌握人类行为中,还存在谎言,父母可能心口不一,不用完全当真。 我们不能站在成人视角,去指责孩子的适应方式,说 “你这是不好的适应,是讨好”。 在思维层面,孩子的认知发展有限,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够想到的应对方式有限;在行为层面,孩子的能力有限,他们不够独立,他们需要依靠照料者才能存活下来 —— 本文统一用照料者,而不是父母,因为有些人的早期照料者是奶奶、外婆,或者其他亲人。 当孩子与照料者存在冲突时,很多时候,孩子不得不顺从 —— 不顺从可能面临被抛弃的恐惧,便是生与死的问题。 成人的你可能会说:没这么严重。 不得不再次提醒:作为孩子,不具备这样的认知能力。为什么当父母说 “我不要你了”,越小的孩子哭闹越严重?信以为真。 回到今天的 “讨好型人格” 话题。 “讨好型人格” 的人,常常 “损己利人”,优先照顾别人需求,牺牲自己权益。 “讨好型人格” 的人,常常害怕和回避冲突,为了避免冲突,宁愿顺从别人。 前文说了,人格是一种适应性发展。“讨好型人格” 的人,通常成长在难应付的照料者环境。 “难应付”,可能是照料者脾气暴躁,或者情绪喜怒无常,或者经常打骂、指责等。总之,让孩子常常处于恐惧、害怕、担心、难过等难受的负面情绪中。 试想:如果我们面对一个情绪激烈的人,想要让对方情绪平静,是据理力争,激烈对抗更有用,还是顺从对方,更容易让对方平静? 自然是顺从对方。 不用了解原因,我们从经验中也能学会这点。孩子一开始可能也会对抗照料者,发现不管用,还可能招来更严重的后果 —— 比如被罚得更重 —— 于是学乖了。 孩子如果照顾自己需求,想按自己意愿行事,可能与照料者冲突强烈,招致更严重后果;如果顺从照料者,按照照料者的需求和意愿行事,可以减少难受和痛苦。 于是,孩子学会优先满足、顺从照料者的需求。 **孩子与照料者的关系互动模式,会影响甚至奠定人的人际模式模板。在今后的人际关系中,自动化运用这种优先满足、顺从别人需求的人际互动模式。** 为什么? 这涉及到大脑机制。可以简单理解为大脑是一个懒虫,能够自动化解决的,绝不费力解决。孩子与照料者的互动经验,是孩子最熟悉的人际互动经验。 当与他人相处时,大脑会调用经验中的人际互动模式;如果经验中的人际互动模式不能适应,才会去发展新的人际互动模式。(有兴趣可以看看《思考,快与慢》这本书。) 顺从他人通常有利于建立关系 —— 正如俗话说的 “伸手不打笑脸人”—— 这种人际模式一直被沿用。 随着成长,逐渐感受到这种人际互动模式,造成自己的需求总得不到满足,自己的权益总是被牺牲、被侵占。对 “讨好型人格” 的方式越来越不满,想要改变,却发现它的自动化太强大,总是事发时仍旧 “讨好”,事后后悔、责怪自己。 下面说说如何改变 “讨好型人格”。 前面啰嗦这么多,是希望那些 “讨好型人格” 的人,**改变的第一步,可以对自己宽容些。** 尽管 “讨好” 的人际模式,现在对自己弊大于利,认为是问题,但在较长的时间内,它是帮助自己度过一段不容易的童年经历的好帮手 —— 面对难应付的照料者,因为 “讨好” 顺从,让自己吃苦更少。也因为这种方式伴随自己多年,改变也需要时间。 **不用苛求自己快速改变,可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一点点改善。** **第二步,提高觉察自身需求。** “讨好型人格” 的人,习惯优先照顾别人需求,忽视自身需求,即使想要照顾、满足自己需求,可能都难以感受到自己需求是什么。提供两个方法: **一是,正念练习 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m31460544,可按照链接提供的正念练习,持续最少半年以上的练习,帮助提高关注自己。** ****二是,日常的当下时刻,加入询问自己 “我现在想要什么”。**一开始这么做,可能得不到什么回答,保持练习。持续之后,可能偶尔会出现自己想要什么的回应,如果当时条件允许,满足自己。** **这样,满足自己的需求愈多,大脑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可以被照顾,不会有负面伤害,便能逐渐恢复到可以自然感受自己需求。** ****第三步,行为试验。**** **选择信任、亲近的人,尝试在关系中改变:优先满足自己需求,而不是照顾对方需求。尝试改变习惯性照顾他人需求的 “讨好” 模式,一开始可能很担心、恐惧,这种反应来自大脑的自动反应多些。** **选择亲近的人尝试,为的就是降低恐惧,能够试试看。可以先做些**心理建设,问问自己:如果先照顾自己需求,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发生的可能性多大?**** **选择发生糟糕结果较小、自己可承受的尝试对象,试着改变。经历过优先照顾自己需求,也没有像小时候,发生不好后果的新经验,帮助大脑学习到:可以照顾自己需求,不用再害怕不好后果。这样,大脑才敢用新的、照顾自己需求的人际互动模式。** **所有害怕体验,难以靠理智说服改变,通过 “尝试” 练习,获得 “无伤害” 的新经验,大脑更容易放弃害怕,敢于尝试新方式。** **迈出了 “万事开头难”,扩展改变到关系疏远些的人际,一步步改善。** **知易行难,第三步往往改变难度最大。当要尝试 “不讨好”,照顾自己需求这种 “新方式”,可能导致强烈害怕、恐惧。这时候可尝试 **“吸四呼八” 练习:吸气时,默数四下(从 1 数到 4);呼气时,默数八下(从 1 数到 8)**。** **这个呼吸训练可帮助调节情绪,情绪平复后,再加入前面的心理建设,理智思考。一旦情绪强烈,再次呼吸训练,如此往复。** **人格的改变,总是需要时间。心理咨询治疗中,人格的改变通常是一年以上。自我改善人格,更需要对自己宽容些,允许自己一点点改善,不用着急。**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考虑心理咨询改变 “讨好型人格”,既有支持,提供方法,咨询关系本身,也可以作为行为试验的安全练习环境。** **来源:[知乎](http://daily.zhihu.com/story/9740618)**
Jonny
Sept. 29, 2021, 9:10 p.m.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如遇文档失效,可评论告知,便后续更新!
【腾讯云】2核2G云服务器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
【阿里云】2核2G云服务器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不要✓自动续费)
【腾讯云】2核2G云服务器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
【阿里云】2核2G云服务器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不要✓自动续费)
Markdown文件
Word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